宿
宝
峰
寺
秋
深
天
气
肃
,
雨
馀
亭
馆
凉
。
逍
遥
登
梵
阁
,
寂
寞
坐
僧
房
。
地
高
天
宇
空
,
云
露
沾
衣
裳
。
虚
磬
发
林
杪
,
传
灯
泛
云
光
。
端
居
疑
寂
灭
,
感
节
故
悲
伤
。
色
空
云
同
体
,
根
尘
何
必
忘
。
写景
秋景
抒情
哲理
节令
秋深
天气
雨馀
赏析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宿宝峰寺》描绘了秋日雨后寺庙的清冷与宁静。首联“秋深天气肃,雨馀亭馆凉”以深秋的肃杀和雨后的清凉渲染出环境的寂静,暗示诗人内心的沉思。颔联“逍遥登梵阁,寂寞坐僧房”写诗人独自漫步至佛堂,静坐僧舍,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孤独。颈联“地高天宇空,云露沾衣裳”进一步描绘了高处的开阔与云雾缭绕,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衣裳都被云露润湿,形象生动。尾联“虚磬发林杪,传灯泛云光”通过空灵的磬声和闪烁的灯光,营造出禅意的氛围,诗人深感静寂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最后两句“端居疑寂灭,感节故悲伤”,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对生死、万物的虚无产生感慨,引发内心淡淡的哀伤。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思考,以及在寂寥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情感。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您喜欢
垂钓
清·爱新觉罗·弘历
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
凭阑
明·刘荣嗣
高楼秋气正萧森,罢酒凭阑且独吟。何处吹箫催暮雨,有人孤策倚荒林。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早已投閒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立秋荷花满池时江水泛溢
明·欧大任
凉风袅袅水浪浪,镜里花开照草堂。槛引三千黄蛱蝶,池临七十紫鸳鸯。越人湖月秋看剑,楚客湘烟晚作裳。吹得参差遥骋望,涉江犹欲寄明珰。
仙岩行
宋·白玉蟾
醉携七尺霜前行,云锦山前湾几曲。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冷浸一壶玉。蓼花锦岸红欲流,稻田高下铺棋局。碧岩耸出碧天半,鸟不敢飞缩双足。古洞无人石酒酢,峭壁仙仓积天粟。老稍指顾犹.....
苦寒
宋·刘攽
不敢怨云雾,不敢悲雪霜。此是上帝令,所以诛愆阳。不见李与桃,前日胡为芳。不见蚊与穥,往日胡为翔。反时固为妖,徼倖真不祥。但令冷气除,岂敢虞冻僵。吾道不终穷,君看松与篁。
江馆秋思因成自勉
唐·李中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散逸怜渔父,波中漾小舟。
草秋郊园
明·李英
蹉跎犹作客,为爱辟疆园。渔浦亭临水,人家艇到门。白云屯大泽,秋色满中原。欲赋思归引,江蓠傍酒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