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飞
乐
(
其
二
)
代
人
作
别
后
曲
记
瞢
腾
,
浓
睡
里
,
一
片
行
云
。
未
多
时
、
梦
破
云
惊
。
听
辘
轳
,
声
断
也
,
井
底
银
瓶
。
不
如
罗
带
,
等
闲
便
、
结
得
同
心
。
系
画
船
,
杨
柳
岸
,
晓
月
亭
亭
。
记
阳
关
、
断
韵
残
声
。
被
西
风
,
吹
玉
枕
,
酒
魄
还
清
。
有
些
言
语
,
独
自
个
、
说
与
谁
应
。
离别
送别
记梦
情感
婉约
思乡
写景
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作品,名为《于飞乐·其二》。诗中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此句以梦为开端,梦中天空飞行着一片云彩,给人以幻想和遁世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逃避心理。“未多时、梦破云惊。”梦境总是短暂而脆弱,不久便被打破,云也随之散去,这里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和易逝性。“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诗人在梦醒后,听到车轮的声音,以及远处传来的银瓶落井的声音,这两种声音都显得那么遥远而又清晰。这里可能是在描绘心中所剩的只有回忆和孤独。“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比起简单的罗带束缚,更愿意选择那份悠长而深厚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是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等待的。“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一条系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的小船,在清晨的月光下,静静地停靠着。这种景象常常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联系。“记阳关、断韵残声。”阳关曲是古代送别时常唱的歌曲,这里提及它,是在表达离别之情和对过往美好的回忆。“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西风轻拂着诗人的枕头,那份醉意犹存,而心中的忧愁却依旧清醒。这可能是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内心的孤独和无法释怀。“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最后一句,是对那些无处安放的话语的一种表达。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寂寞感,似乎是在问自己,那些话该对谁说,或者是不是只有自己才能理解。整首词通过梦境、声音、自然景物以及内心独白等多种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又带有深意的情景画卷。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