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日
作
晓
起
石
桥
望
,
空
怜
物
色
新
。
鸟
声
先
客
梦
,
云
气
湿
轻
尘
。
岁
月
同
谁
老
,
江
山
此
日
春
。
茫
茫
荒
陇
上
,
寒
尽
几
归
人
。
写景
节气的
田园
春天的
写鸟
情感
思乡
节日的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清晨石桥边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晓起石桥望”,诗人于清晨从石桥上远眺,开启了对新的一天的观察与思考。接着,“空怜物色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新鲜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似乎在感叹时光流转,万物更迭,而自己却只能在这一刻短暂地欣赏。“鸟声先客梦”描绘了清晨鸟鸣的清脆,仿佛是大自然的闹钟,唤醒了沉睡中的旅人,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梦境联系起来,展现了时间流转的微妙。“云气湿轻尘”则通过云雾与地面微尘的互动,营造了一种湿润、朦胧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岁月同谁老,江山此日春”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感慨融入到更广阔的时空之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江山依旧的感慨,以及对春天新生的喜悦。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最后,“茫茫荒陇上,寒尽几归人”描绘了辽阔的田野上,寒意渐消,人们开始回归家园的情景。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回归与希望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等主题的独到见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