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哲理
怀物
松菊
友情
自然
清风
人生感悟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罗从彦所作,名为《自述》。诗中以松菊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首句“松菊相亲莫厌频”,诗人将自己比作松与菊,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松菊虽常被提及,但诗人并未感到厌倦,反而更加珍视这份自然界的美好,以此自比,表达出对高尚情操的坚守。次句“纷纷人世只红尘”,描绘了世俗社会的繁忙与喧嚣,如同滚滚红尘,让人难以摆脱。这里“红尘”不仅指物质世界的繁华,也暗含了世态炎凉、人心浮躁之意。接着,“自怜寡与真堪笑”,诗人自省自己的孤独与与众不同,或许在他人眼中显得可笑,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与真实,而非外在的认同或热闹。最后,“赖有清风是故人”,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清风。在诗人看来,清风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美好,更是他精神上的知音和伴侣。它代表着清新、自由和永恒,成为诗人精神世界中的朋友,给予他力量和安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松菊、红尘、清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持、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对精神伴侣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来青轩示青崖
清·爱新觉罗·弘历
谓人无念谁则然,亦于念中观其与。诗禅两忘我未能,梵室矧可蠲烦暑。时因移石动云根,笑伊面壁安心所。披襟爱此向虚明,拂拂凉飔发幽楚。不必根尘参色身,还将形迹泯吾汝。来青轩里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