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节
写山
怀古
抒情
写花
菊花
地点
望仙台
佳节
重阳节
情感
友情
赞颂
赞美

译文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游乐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怀抱山水、追寻仙境的情操。"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诗人首先设定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场景,汉文皇帝所建之台象征着权力与高度,从这个角度看出去,天边初升的太阳映照出一片辉煌。接下来的"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则描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三晋指的是古代晋国所在地域,而云山则象征着远方和高洁;二陵可能是对特定地理位置的指涉,而风雨则给人以动感,显示出季节变换之中大自然的活力。"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这两句诗转向了人物描写。关门令尹可能是某个官职,河上仙翁则是一个追求超凡脱俗生活的人物。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强调了世间功名与超然物外的选择难以兼得。最后两句"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彭泽宰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清高脱俗的人物,而陶然则是一个追求自然、享受简单快乐生活的形象。菊花杯则寓意于秋季饮酒,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悠闲。整首诗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仙境的情怀,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自我放逐与享受。

崔曙

16首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一作署,唐朝状元、诗人。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就病故了。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