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粉
箨
初
成
,
蔷
薇
欲
褪
,
断
肠
池
草
年
年
恨
。
东
风
忽
把
梦
吹
来
,
醒
时
添
得
千
重
闷
。
驿
路
迢
迢
,
离
情
寸
寸
,
双
鱼
几
度
无
真
信
。
不
如
休
想
再
相
逢
,
此
生
拚
却
愁
消
尽
。
离别
怀古
情感
写景抒情
春日
婉约
赏析
这首《踏莎行》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离愁别绪的感慨。首句“粉箨初成,蔷薇欲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末夏初的景象:嫩绿的竹叶刚刚长成,娇艳的蔷薇花即将凋谢。这既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喻着青春与美好的流逝。“断肠池草年年恨”一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了年复一年的遗憾与不舍。接下来,“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风仿佛带来了过去的回忆,让人在清醒时更加感到内心的沉重与困扰。“驿路迢迢,离情寸寸”,描绘了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在这漫长的路途上,每一步都充满了离别的苦涩与思念的煎熬。“双鱼几度无真信”,借用了古代通信方式中的“鱼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爱人消息的渴望与失望。最后,“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展现了主人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选择放下与释怀的决心。她决定不再幻想未来的重逢,而是将这一生的愁绪尽数化解,寻找内心的平静。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离愁的无奈以及最终的释然与自我解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沈宜修
198首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