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月
二
日
上
沙
夜
泛
困
倚
船
窗
看
斗
斜
,
起
来
风
露
满
天
涯
。
亭
亭
宿
鹭
明
菰
叶
,
闪
闪
凉
萤
入
稻
花
。
月
下
片
云
应
夜
雨
,
山
根
炬
火
忽
人
家
。
江
湖
处
处
无
穷
景
,
半
世
红
尘
老
岁
华
。
写景
地点
湖泊
夏季
夏天
情景
赏析
这首宋诗《七月二日上沙夜泛》是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在江面上泛舟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困倦地倚靠在船窗边,欣赏斗转星移,起身时发现风露已弥漫整个天际。月光下,白鹭静立于菰叶之上,萤火虫闪烁着微光飞入稻田,增添了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片云预示着夜间的降雨,远处山脚下忽现的灯火,又透露出人间烟火的气息。诗人感慨江湖间无尽的景色,而自己却在这半生红尘中老去岁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织,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范成大
2044首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雨后瀛台
清·爱新觉罗·弘历
朝暾散曙光,徂云在空宇。趯坡花木丛,太液鸢鱼聚。润含草味馨,涨益瀑声怒。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孑然成暂来,怆尔独延伫。景光迅与否,瞥眼半年许。
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唐·皎然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陆君采都目入闽
宋末元初·戴表元
趋闽渐近解闽吟,公子来时夏欲深。捲地翠棚榕树驿,漫天红锦荔枝林。官庖隽永多珍脍,野语啁嘲有怪禽。风物自佳难逗遛,浙江归棹待相寻。
和江民表韵
宋·陈瓘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滩行五首(其二)
明·汪广洋
云壑生清籁,松萝挂紫烟。沿流待月出,徐放贺家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