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战争
边塞
怀古
抒情
离别
写景
写雪
情感
思乡
悼亡

译文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人的侵略,前几年都已经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乡的日子已经很久,年华已经老去,一想起这,我就心中黯然。我这一把稀疏的胡子,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枯涩的泪水,也是像冰一样的冷。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去昊兴吧,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啊,友人只有独个面对深夜的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赏析

这首《临江仙·其二》是宋代词人陈克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动荡年代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描绘了长达十年的战事未息,敌人的铁蹄甚至逼近了江南的江城,展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岁华销尽客心惊”写出了词人因岁月流逝而倍感惊心,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感油然而生。“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通过比喻,形象地刻画出词人白发如雪、涕泪成冰的苍老形象,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表达了词人渴望在晚年找到一个安静的归宿,他自认为应去吴兴养老。“故人相望若为情”则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深深思念,以及离别后彼此牵挂的愁绪。最后两句“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以景结情,通过深夜的雨声和小窗边孤独的身影,寄托了词人无尽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在战乱中的沧桑与悲凉。

陈克

127首
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自号赤城居士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