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居
陈
少
曾
寄
锦
石
杯
书
至
乃
九
日
也
方
与
坐
客
把
菊
遂
用
以
劝
酒
九
日
登
临
有
雁
来
,
书
传
坐
上
手
亲
开
。
呼
儿
满
酌
黄
花
酒
,
为
子
深
倾
锦
石
杯
。
秋节
酒
写景
抒情
菊花
酒具
劝酒
友情
九日重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雅士在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人王十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朋友间的深情厚谊。首句“九日登临有雁来”,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以及地点——登高之处。雁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和谐,同时也寓意着远方友人的思念与问候。次句“书传坐上手亲开”则描绘了收到友人寄来的锦石杯和书信后,主人亲自拆阅的情景,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接着,“呼儿满酌黄花酒”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热情款待宾客的场景,黄花酒即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象征着长寿和吉祥。最后,“为子深倾锦石杯”则是主人为了表达对宾客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亲自举杯,将锦石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这一举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主人豪爽的性格和深厚的友谊。整首诗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幅温馨、欢乐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宋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致生活和深厚的人情味。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唐·李敬伯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赋诗思共乐,俱得咏时丰。
赠房卢氏琯
唐·王维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鄙.....
九日仝余馆师儿叔侄登高用杜牧之韵
明·黄公辅
引望前山眼界飞,风翻碧草浪波微。好凭篱菊撑持力,为殿秋光勿放归。老幼随踪淩紫草,岩林筛影坐晴晖。携来浊酒聊堪酌,不用花开候白衣。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