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无
隐
斋
檐
日
照
我
几
,
竹
风
清
我
襟
。
官
身
心
处
士
,
官
舍
趣
山
林
。
写景
抒情
写物
竹风
地点
无隐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无隐斋中的生活情景与心境。通过“檐日照我几,竹风清我襟”两句,诗人以自然之景衬托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阳光洒在几案上,竹林轻风拂过衣襟,不仅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向自然的生活态度。“官身心处士,官舍趣山林”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身处官场,但内心却向往隐逸的生活,如同真正的隐士一般,追求山林间的自在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心灵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独立的文化特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表达了其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情怀。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