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和
可
行
赴
圭
塘
卜
筑
何
如
履
道
坊
,
千
红
万
绿
浸
银
塘
。
要
回
衰
境
为
全
盛
,
却
使
閒
人
号
最
忙
。
活
水
清
围
容
膝
屋
,
新
篁
高
出
及
肩
墙
。
烟
霞
遮
断
尘
埃
路
,
才
觉
山
林
白
昼
长
。
写景
山水
抒情
春天
赞美
地点
卜筑
活水
新篁
烟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许有壬以“卜筑何如履道坊”开篇,表达了对选择居住地的深思熟虑,随后通过“千红万绿浸银塘”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接下来,“要回衰境为全盛,却使闲人号最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相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繁荣,也暗示了人们在其中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状态。“活水清围容膝屋,新篁高出及肩墙”进一步展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活水环绕,竹林高耸,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最后,“烟霞遮断尘埃路,才觉山林白昼长”则通过烟霞遮蔽尘世的隐喻,强调了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带来的内心宁静与时间的延长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许有壬
441首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