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逢
虚
中
道
士
三
首
(
其
三
)
吾
道
将
君
道
且
殊
,
君
须
全
似
老
君
须
。
寻
常
有
语
争
堪
信
,
爱
说
蟠
桃
似
瓮
粗
。
哲理
咏物
写物
写道
译文
我的道路与你的道路截然不同,你必须完全像老者那样行事。
平常的话语怎能轻易相信,你喜欢把蟠桃比喻得像大坛子一样粗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别名贾休)所作,名为《再逢虚中道士三首》(其三)。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非常独特,反映了诗人与道士交流时的感慨。“吾道将君道且殊,君须全似老君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尊重,同时也明确指出自己(儒家学者)与道士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里的“吾道”和“君道”分别代表儒家和道家的哲学观念。“且殊”表明了两种思想体系的差异,而“全似老君须”则是对道士修行态度的一种赞美,强调了要像古代圣人那样去追求。“寻常有语争堪信,爱说蟠桃似瓮粗。” 这两句诗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超自然事物的探讨和怀疑。这里的“寻常有语”指的是日常中流传的关于仙果(蟠桃)的故事,而“争堪信”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些传说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爱说蟠桃似瓮粗”则是对蟠桃神话的一种描绘,通过将蟠桃比喻为瓮(古代的酒器),形象地表达了对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整首诗反映出贾岛在儒家与道家思想交流中的自我定位和情感态度,既有敬仰之意,又不乏质疑与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性的作品。
贯休
738首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恭纪恩赐诗(其十七)赐银套杯六小大各异以礼乐射御书数字别之
明·严嵩
银质金书六字文,酌时随量浅深分。贵同玉瓒藏为宝,德比醇醪饮自醺。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羔羊
先秦·诗经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