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抒情
春天
抒情
写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因春日之病而感到身心俱疲,无所诉说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以“老夫”自称,透露出岁月带来的沧桑感和对身体状况的感慨。诗人通过“春病太咄咄”这一表述,形象地展现了疾病的侵扰与内心的挣扎。接着,“无处告诉但支离”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在病痛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独自承受。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与痛苦。“偶然欠伸不自觉”则描绘了诗人不经意间的动作,或许是在病痛中寻求一丝舒适,却难以察觉自己的行为。这一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真实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疲惫与无力。最后,“盲风间道窥心脾”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无形的病痛比作“盲风”,它在“间道”(即小路)上悄悄地窥视着诗人的内心,暗示了疾病不仅影响了身体,更深入到了心灵深处,给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折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病中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在病痛面前的脆弱与无奈,以及对健康与自由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