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辰
元
夕
芍
庭
以
其
世
父
忠
介
公
生
辰
为
苍
水
先
生
祭
即
用
苍
水
过
忠
介
琅
江
殡
宫
韵
(
其
一
)
浃
旬
春
色
碧
于
油
,
崧
岳
神
灵
在
上
头
。
丞
相
尚
传
弧
矢
怒
,
中
枢
谁
写
蕨
薇
愁
。
冰
槎
客
散
重
脩
杞
,
芍
沚
堂
高
续
纪
游
。
落
落
通
家
几
子
弟
,
只
鸡
犹
克
溯
弓
裘
。
节日
怀古
抒情
记事
亲情
山水
春天
历史纪念
韵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戊辰元宵节时,以忠介公的生辰为由,祭拜苍水先生,并且在忠介公的殡宫所在地,使用了苍水先生过访忠介公所在的琅江殡宫时所作的韵律进行创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浃旬春色碧于油”,描述了经过十天的春日洗礼,春天的颜色如同油彩般碧绿,生动地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接着,“崧岳神灵在上头”一句,将崧岳(嵩山)的神灵置于画面之上,赋予自然景观以神圣的色彩,表达了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丞相尚传弧矢怒,中枢谁写蕨薇愁”两句,通过“丞相”和“中枢”的形象,隐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或愤怒或忧愁的情感,反映了复杂的历史情境和人物内心世界。“冰槎客散重脩杞,芍沚堂高续纪游”描绘了在冰冻的湖面上,游客散去后,重新修复杞木舟的情景,以及在芍沚堂继续游览的活动,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遗迹的尊重。最后,“落落通家几子弟,只鸡犹克溯弓裘”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感慨,即使只有简单的祭品(一只鸡),也能追溯到祖先的衣带(弓裘),体现了对家族血脉和传统精神的深深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还蕴含了对家族传承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