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前
十
日
展
谒
先
司
空
公
墓
夜
宿
山
庄
三
首
(
其
一
)
青
天
白
日
先
臣
节
,
长
水
高
山
故
国
恩
。
犹
有
赐
田
环
丙
舍
,
敢
捋
薄
植
玷
清
门
。
虚
堂
几
忆
瞻
云
泪
,
老
树
深
栖
归
鹤
魂
。
永
夕
岂
徒
霜
露
感
,
蟂
矶
手
泽
至
今
存
。
悼亡
写景
山水
秋天
节令
寒食
情感
思乡
赞美
古迹
山庄
古风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一)》。全诗通过描绘对先人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首联“青天白日先臣节,长水高山故国恩”,以“青天白日”象征清明的天空,表达了对先人高尚品德的敬仰;“长水高山”则寓意着故乡的山川,寄托了对故土的深情。这两句既是对先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的怀念。颔联“犹有赐田环丙舍,敢捋薄植玷清门”,描述了先人留下的遗产,虽非丰裕,但足以维持家族生活,体现了先人的智慧与责任感。诗人不敢轻易挥霍这些微薄的产业,以免玷污家族的名声,表现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颈联“虚堂几忆瞻云泪,老树深栖归鹤魂”,通过想象在空旷的厅堂中回忆先人时的泪水,以及老树下归鹤的栖息,营造了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永夕岂徒霜露感,蟂矶手泽至今存”,指出夜晚不仅仅是霜露的季节,更是对先人遗泽的深深感慨。蟂矶,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点或物品,这里象征着先人留下的痕迹,即使时间流逝,这些痕迹依然存在,提醒后人铭记先人的教诲与贡献。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先人的追忆,表达了对家族、故乡乃至历史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尊崇。
全祖望
798首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