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边塞
豪放
写景
咏侠客

赏析

此诗《侠客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勇侠士的传奇故事。诗中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侠客的豪情与勇猛。首句“骢马玉连钱,银鞍光烨烨”,以华美的马匹和闪耀的鞍具开篇,渲染出侠客的非凡气度。接着,“昔日羽林儿,今为亡命侠”,点明了侠客从少年时期便展现出的不凡气质,如今更是成为了一名行走江湖的侠士。“平原一望草连空,手提千石之雕弓”,描绘了侠客在辽阔平原上的英姿,手持沉重的雕弓,准备随时应对挑战。接下来,“回身一发堕双鸿,鸣镝尚在飞云中”两句,通过箭射双鸿的场景,展现了侠客惊人的箭术和超凡的武艺。“归来椎牛复挝鼓,万金不惜酬壮士”,描述了侠客归来后,不仅慷慨解囊,还举行盛大宴会,以表达对壮士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体现了侠客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深厚的义气和慷慨的胸怀。最后,“朅来四海任横行,眼中不肯容睚眦”两句,表达了侠客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行走于四海之间的豪迈精神,同时强调了他对于小人行为的不屑和不妥协的态度。“荆卿小儿剑术疏,轵深里人翻自屠”,通过对比荆轲和轵深里人的剑术,进一步突出了侠客的剑术高超,同时也暗示了侠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刺客,他的剑术不仅仅是杀戮的工具,更是维护正义、伸张公理的手段。“男儿七尺乃浪掷,何足道哉小丈夫”,结尾处,诗人以激昂的语气,赞扬了侠客的壮志豪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勇于担当,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充满英雄气概的侠客形象,展现了古代侠士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猜您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