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咏物
地点
梁山
怀古
许真君
家国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李之世在梁口观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江头沓沓步如云”以动态的景象开篇,将江边人潮涌动的热闹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无数脚步踏在江岸上,如同云朵般密集而壮观。接着,“彻认歌声处处闻”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无论何处都能听到欢歌笑语,展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后两句“铁柱千年镇浪底,家家人赛许真君”则转向对历史与信仰的追忆。铁柱镇浪底,象征着古代人民对抗自然力量的智慧与勇气;而“家家人赛许真君”,则是对民间信仰活动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守护神许真君的崇拜与敬仰,以及通过祭祀活动祈求平安与福祉的传统习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热闹,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信仰的尊重,是一幅生动的历史文化画卷。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