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
思
俗
语
不
入
耳
,
旅
愁
还
到
心
。
坐
多
浑
易
厌
,
梦
好
欲
重
寻
。
暴
雨
撩
蓬
响
,
残
阳
过
岭
阴
。
回
看
奔
竞
苦
,
此
兴
贵
南
金
。
抒情
写景
情感
思乡
季节
夏天
写雨
情感
忧民
地点
旅愁
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睡思》,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寂寞与回忆。“俗语不入耳,旅愁还到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他对身边的人话似乎已经听不进去,只有内心深处的忧愁不断涌上心头,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坐多浑易厌,梦好欲重寻。”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的烦躁与渴望美好的梦境。久坐会生出厌倦之情,而美好的梦境又让人渴望再次追寻,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易满足。“暴雨撩蓬响,残阳过岭阴。”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暴雨打在蓬草上的声音,以及夕阳从山岭间穿过所投下的阴影,都营造出一种萧瑟和孤寂的氛围。“回看奔竞苦,此兴贵南金。” 最后两句,诗人回顾往昔的忙碌与辛劳,并将现在的情怀比作贵重的南国黄金。这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也强调了目前情感体验的珍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写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旅途感慨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李觏
338首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