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怀乡思愁
风雨写景
动物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景象,通过对夜晚风声、清晨冷凉、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一夜风声晓更狂"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强烈的秋风在深夜里肆虐,使得清晨更加凄凉。紧接着"起来庭户顿凄凉",则是将这种自然界的冷清感受转化为个人情感的体验。"不知红日在何处,时见黑云微有光"这两句,通过对阳光与乌云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这里的"红日"并未现身,而是通过偶尔穿透密布云层的微弱光线来强调其不易见到的神秘。"天落水中兼雁影,露啼林罅带枫香"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天空和水面交融在一起,同时也映射出飞鸟的身影。而"露啼林罅带枫香",则通过对露珠滴落声响和树木间散发的枫香气味,展现了诗人对于细微之处的观察。最后两句"愁人莫苦登高阁,说著江山已断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愁人"指的是常有忧思的人,而"莫苦登高阁"则是在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刻意去寻找忧愁。然而接下来的"说著江山已断肠"却泄露了诗人的真实感受,那就是尽管外表上看似平静,但内心的忧伤早已如同身体的断肠一般,无法复原。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李觏

338首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