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咏人物
借物喻人
写才情
文辞
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方生的非凡才情与独特个性。首联“陛戟千官列,衣冠九尺豪”以壮观的宫廷景象开篇,暗示东方生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非凡气度。次联“滑稽通强谏,辞赋变《离骚》”赞扬东方生不仅机智幽默,善于劝谏,其文采更是超越了屈原的《离骚》,展现出他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车就公孙借,家令少妇操”两句,通过借用车辆和家庭管理的例子,进一步展现了东方生的智慧与多才多艺。他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资源,甚至在家庭事务中也能展现出领导才能,这体现了他的全面能力和不拘一格的个性。最后,“惟羞齿编贝,长对口无毛”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东方生的聪明才智和语言魅力。这里的“齿编贝”比喻牙齿洁白如贝,常用来形容人容貌美好或品德高尚,而“口无毛”则是夸张地形容其言辞犀利,言之有物,令人信服。整句诗意在强调东方生不仅外貌出众,更重要的是其智慧和口才,使人在听其言谈时感到折服。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东方生在政治、文学、生活等多个方面的描述,全方位展现了其才华横溢、机智过人的形象,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姚鼐

741首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