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悼亡
写景
哲理
情感
人生智慧
人生行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跂在滑家桥遇到一艘船只倾覆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灾难的突然与残酷。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同情,也蕴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首句“桥倾若车翻,舟破如瓦解”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船只倾覆的瞬间景象,仿佛桥梁倒塌,船只瞬间崩塌,形象地展示了灾难的突如其来和破坏力之强。接着,“二祸适相触,生此大狼狈”点明了灾难的直接后果,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显得极为狼狈不堪,生活陷入困境。诗人随后转向对遇险者的描述,“齐生海边人,试吏今得代”,暗示了遇险者可能是一个曾经在海边生活或工作的人,现在却面临着官职的更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闾恍在望,舟楫信所快”表达了遇险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能够乘船出行的渴望,但这一切美好愿景在灾难面前化为泡影。“颇知大道夷,不避小物碍”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认为即使面对看似简单的障碍,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撑夫虎豹健,力出驰突外。何其一跌伤,脱若葱与蒯”通过对比健康强壮的撑船人与灾难中的脆弱,进一步强调了灾难的无情与不可预测性。“疾雷不及听,生理欻焉坏”描绘了灾难发生的迅猛,连疾雷都来不及听到,生命瞬间消逝,突显了灾难的残酷。“瓦飞昆阳战,鹤唳淝水败”运用历史典故,将灾难的破坏力与古代战争的惨烈进行类比,进一步强化了灾难的严重性。“身非吕梁叟,沈没岂不殆”通过引用吕梁老人的故事,表达了即使有智慧和经验的人,在灾难面前也可能无法幸免,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娇儿年十五,八岁又其妹。岂伊瞬息间,生死不相赖”描绘了灾难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即使是年轻的生命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威胁,突出了灾难的无情。“死者长已矣,生者心破碎。泣尽继以血,耳目坐盲聩”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同情,以及灾难带来的身心创伤。“哀哀天无情,皦日为昏愦”表达了对天道无常的感慨,认为即使是明亮的太阳也会变得昏暗,暗示了人间的苦难。“徐观水中意,波浪自澎湃”通过观察水面的波浪,象征着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我来独心恻,涕出增感慨”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对遭遇不幸的人产生了深切的同情。“顷年岳阳下,忧患亦颠沛。豗颓万死中,血肉偶俱在”回顾过去,诗人曾在岳阳经历过的忧患,虽然九死一生,但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今此沟浍狭,岂复江湖大”对比现在的狭窄与过去的广阔,暗示了生活境遇的变化。“咄汝岂不仁,曾独与祸会”对不幸者表示谴责,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命运是否也曾与灾难相遇。“冥冥倘有主,焚溺甚菹醢。不然遭无辜,神理良汝绐”表达了对命运主宰的疑问,以及对无辜受难者的同情。“从今十手指,永是后车戒”提醒自己和他人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灵均苦谗舌,颍士厌沈瘵”引用屈原和颍考叔的典故,表达了对遭受诽谤和疾病困扰的无奈。“良时不似昔,努力善自爱”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努力保护自己。“我亦乘小艇,兀兀信所届”表达了诗人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艰难时刻。“搜求得馀尊,聊以劳疲惫”通过寻找酒来慰藉疲惫的心灵。“虽微西江阔,勿厌升斗隘”即使环境有限,也要珍惜所拥有的。“歌阕从此辞,人生慎行迈”结束诗歌,鼓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谨慎前行。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灾难的深刻描绘,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以及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警醒。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禅庭夜坐
明·陶益
寻幽养病惟依寺,心了身閒祇爱僧。幻界夜来窥色相,杳然空见佛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