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月
二
十
四
日
与
社
友
往
竹
溪
寺
参
谒
关
圣
(
其
二
)
佛
光
神
道
两
虚
无
,
淘
汰
将
归
造
化
炉
。
独
有
纲
常
留
正
气
,
能
令
崇
拜
起
吾
儒
!
漫
云
唇
齿
同
文
国
,
忍
看
河
山
易
色
图
?
父
老
凋
零
多
白
发
,
犹
闻
仓
葛
大
声
呼
。
抒情
怀古
赞美
季节
夏天
情感
敬仰
写人
父老
赏析
这首诗《六月二十四日与社友往竹溪寺参谒关圣(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关羽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首联“佛光神道两虚无,淘汰将归造化炉”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暗示着历史人物关羽精神的永恒与超越。佛光与神道的虚无,象征着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自然法则,而关羽的精神则如同不灭之火,即将融入宇宙的造化之中。颔联“独有纲常留正气,能令崇拜起吾儒!”强调了关羽作为道德楷模的存在,他的忠诚、仁义、勇猛等品质,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中正气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关羽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认为这种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追求。颈联“漫云唇齿同文国,忍看河山易色图?”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即“唇齿同文国”,强调了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被破坏的痛心,即“河山易色图”。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深切关注。尾联“父老凋零多白发,犹闻仓葛大声呼。”通过描述年迈的父老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他们对正义之声的呼唤,进一步深化了对关羽精神的颂扬。这里的“仓葛”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位名医,这里借指对正义和道德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保持正直、弘扬美德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形象的赞美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热切期盼。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