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与
周
南
村
作
泽
国
荒
凉
水
接
天
,
黄
花
寥
落
更
谁
怜
。
长
饥
每
叹
陶
元
亮
,
蹈
海
空
怀
鲁
仲
连
。
鸿
雁
关
山
飞
暮
雨
,
芙
蓉
池
沼
冷
秋
烟
。
夜
窗
客
到
多
相
感
,
共
向
清
樽
一
惘
然
。
写景
秋天
怀古
抒情
写水
动物
鸿雁
夜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荒凉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天相连、黄花凋零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首句“泽国荒凉水接天”,开篇即点明地点,泽国的荒凉与水天一色的辽阔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辽远的意境。接着,“黄花寥落更谁怜”一句,将视角转向凋零的黄花,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萧瑟与凄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的哀怜之情。“长饥每叹陶元亮,蹈海空怀鲁仲连”两句,借用了古代两位名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陶渊明的“长饥”与鲁仲连的“蹈海”,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这两则典故,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力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鸿雁关山飞暮雨,芙蓉池沼冷秋烟”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鸿雁在暮雨中飞翔,象征着迁徙与自由;而池沼中的芙蓉在秋烟中显得格外冷清,两者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秋夜的凄美与孤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最后,“夜窗客到多相感,共向清樽一惘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感慨与共鸣。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与朋友相对而坐,共同品味着酒的醇香,心中却涌起无尽的感慨与忧思。这一联既体现了友情的温暖,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综上所述,这首《秋夜与周南村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感悟与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出真州(其六)
宋·文天祥
天地沉沉夜溯舟,鬼神未觉走何州。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