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石
鼓
书
院
衡
州
之
山
多
奇
特
,
雁
峰
峙
南
石
鼓
北
。
周
宣
攻
车
不
到
此
,
佳
名
今
古
同
烜
赫
。
长
松
翳
阁
神
所
栖
,
断
碣
欹
墙
人
不
识
。
侧
闻
李
宽
建
自
唐
,
风
雨
年
年
秋
草
碧
。
凭
临
十
里
万
家
烟
,
远
树
撑
天
鸟
飞
没
。
其
下
绿
净
者
湘
江
,
左
会
蒸
流
环
一
玦
。
我
因
行
役
过
此
邦
,
荆
榛
满
眼
尘
满
臆
。
跻
阶
便
问
合
江
亭
,
吊
古
心
怆
访
遗
迹
。
韩
张
两
人
久
不
作
,
高
文
大
章
垂
金
石
。
剔
藓
循
诵
半
模
糊
,
发
箧
朗
吟
三
太
息
。
小
憩
危
亭
日
影
斜
,
登
楼
一
眺
乾
坤
窄
。
文
名
山
斗
今
几
人
,
吾
道
南
来
溯
正
脉
。
黄
昏
钟
鼓
催
客
卧
,
秋
山
月
出
寒
江
白
。
山水写景
地点游记
怀古
情感
感叹
秋冬写景
赏析
这首清代罗源汉的《宿石鼓书院》描绘了衡州石鼓山的独特风貌和历史遗迹。首句点出山势奇特,雁峰与石鼓相对,暗示着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诗人提及周宣王攻伐之事,强调石鼓山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书院的静谧与神秘,长松蔽日,神灵栖息,而古老的碑碣倾倒,引人怀古。诗人转而提及李宽建亭的历史,秋草年年,风雨如故,增添了岁月沧桑之感。石鼓书院周围景色壮丽,十里人家炊烟袅袅,远山近树构成一幅生动画面。湘江碧波荡漾,蒸水环绕,犹如一块翠玉镶嵌在山间。诗人以自身行旅之身,目睹石鼓书院的荒凉,荆棘丛生,尘土满目,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感慨。他询问关于合江亭的遗迹,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接着,诗人缅怀韩张两位先贤,他们的文章如金石般流传,但如今能读到的只剩斑驳苔藓和模糊的篇章,令人叹息。小憩之时,夕阳西下,诗人登上危亭,感叹天地之狭,又反思文脉的传承。最后,夜幕降临,钟鼓催促归宿,秋山月色映照寒江,为诗篇画上宁静而寂寥的尾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猜您喜欢
壶中天/念奴娇·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宋·张炎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
玺庵为沈介轩赋
明·王越
扶桑叶老玉窝新,不似黄金箔上身。四壁有光留片月,一丝无罅入纤尘。醉酣柳絮天涯梦,香暖梅花帐底春。机事息来还自笑,白头多少未闲人。
坐客有谈狄鱼眼眶之美者感叹而作
宋·陆游
黄雀头颅羞五鼎,狄鱼眼眶参隽永。两螯何罪蟹丧躯,一脔可怜牛断领。霜刀斫脍几许痛,公子方誇醉魂醒。物生怖死与我均,砧几流丹只俄顷。哀哉堂堂七尺身,正坐舌端成业境。豪华只可誇.....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长倩三隐君及儿子允文过湖上邓尉聚坞诸山为十日游制三百字
明·张元凯
载酒出山郭,探梅过水涯。客閒来看早,岁闰较开迟。渐以明村落,俄将暗路岐。纵横乱若荠,远近积如茨。无间阡连陌,宁分陇与陂。盈门春烂日,比屋素封时。皓练千箱启,珠玑万斛遗。丛.....
羊城中秋(其二)
清·丘逢甲
故乡风景想依然,月满东南半壁天。海外阴晴终有定,人间圆缺古难全。重完破碎山河影,与结光明世界缘。甲帐珠襦寻旧梦,不知今夕是何年?
和梅庵先生岁杪言怀原韵
清·程虞卿
压鬓清霜冷玉簪,关山残雪寄孤吟。千秋白傅青衫泪,一片樊南锦瑟心。鹤病未须医俗药,梅开那用辟寒金。扁舟一叶寻知己,同话双梧落月阴。
高阳台·结伴寻春,重至颐和园,追思前度,恰二十又六年矣,风景不殊,鸟声非旧,漫书怀感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垂柳千丝,熏风十里,韶华在眼轻抛。锦额重帘,等閒时见花梢。连天晴碧王孙怨,衬斜阳、窣地春袍。荡波心、桥卧长虹,环翠周遭。清愁不断朱颜改,只青山识我,依旧娇娆。猿臂残年,壮.....
元夜观灯归途感赋
清末近现代初·潘榕
兵戈乱后老年华,凄绝吾生未有涯。盗贼纵横民病苦,笙歌缭绕夜声哗。冷吟步月过灯市,闲醉沽春问酒家。尊自处荣穷自困,升平何日暗咨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