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
昌
纪
事
万
嶂
周
遭
立
,
双
溪
会
合
流
。
虽
晴
云
可
掬
,
但
雨
涨
堪
忧
。
岭
不
通
商
担
,
湍
偏
拒
客
舟
。
穹
林
长
似
暮
,
乱
石
自
生
秋
。
僻
壤
连
衢
婺
,
遗
风
染
粤
瓯
。
百
家
成
聚
落
,
何
地
许
遨
游
。
晓
市
花
猪
肉
,
宵
檠
菜
子
油
。
清
醇
誇
好
酒
,
白
粲
胜
他
州
。
富
货
资
杉
筏
,
贫
羹
仰
芋
畴
。
伺
窥
多
鬼
蜮
,
谈
笑
乏
朋
俦
。
俗
乐
军
中
借
,
歌
筵
梦
裹
求
。
画
仙
丹
灶
冷
,
诗
衲
翠
峰
幽
。
箭
竹
寻
常
采
,
绵
华
琐
屑
收
。
银
坑
归
武
断
,
铁
冶
费
冥
搜
。
野
性
常
轻
死
,
官
方
亦
欠
优
。
昔
常
骚
寇
贼
,
今
幸
偃
戈
矛
。
岁
熟
宽
租
赋
,
庭
空
省
系
囚
。
扶
颠
如
有
策
,
安
分
复
奚
尤
。
写景
地点
抒情
怀古
赞美
山水
田园
秋节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遂昌纪事》描绘了遂昌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联“万嶂周遭立,双溪会合流”展现了群山环绕、两条溪流交汇的壮丽景色。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虽晴云可掬,但雨涨堪忧”,表达了对天气变化带来的潜在忧虑。诗中提到的“岭不通商担,湍偏拒客舟”,揭示了山区交通不便的特点,商业活动受限。而“穹林长似暮,乱石自生秋”则渲染出山林的寂静与萧瑟,暗示了偏远地区的孤寂。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地风俗,“百家成聚落,何地许遨游”,反映出村落的规模和人们生活的局限。生活细节如“晓市花猪肉,宵檠菜子油”展示了朴素的日常饮食,而“清醇誇好酒,白粲胜他州”则赞美了当地的美酒和特色食物。经济状况在诗中也有所体现,“富货资杉筏,贫羹仰芋畴”,说明了以木材贸易为主的经济来源和贫困人家的生活依赖。然而,社会风气并不尽如人意,“伺窥多鬼蜮,谈笑乏朋俦”,暗示了人心的复杂和交往的稀少。尽管如此,诗人仍寄希望于“昔常骚寇贼,今幸偃戈矛”,表明局势已趋于安宁。他呼吁政府“岁熟宽租赋,庭空省系囚”,表达了对减轻百姓负担和减少刑罚的期待。最后,诗人感慨若能“扶颠如有策,安分复奚尤”,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就能安心度日,无太多忧虑。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遂昌的风貌,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洪焱祖
78首
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