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胡
端
本
显
伯
教
谕
二
首
(
其
二
)
芙
蓉
岭
外
矮
窗
开
,
夜
读
灯
从
祖
父
来
。
四
海
八
荒
□
□
□
,
□
山
一
壑
绝
尘
埃
。
生
涯
晚
节
香
黄
菊
,
世
德
清
阴
映
绿
槐
。
□
□
仲
车
教
乡
里
,
何
时
除
目
下
行
台
。
读书
写景
怀古
抒情
赞美
山水
秋节
世德
晚节
历史
怀旧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家庭温馨和学习氛围的诗。开头两句“芙蓉岭外矮窗开,夜读灯从祖父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通过祖传下来的灯光进行深夜阅读的情景,这不仅描绘出了家庭的温暖,也反映出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接下来的两句“四海八荒□□□,□山一壑绝尘埃”则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对远方事物的关注,以及希望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因为有字词未能完备呈现。“生涯晚节香黄菊,世德清阴映绿槐”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生命晚期的反思和对家族美德的赞颂。黄菊在这里象征着秋季,也可能是老年生活的宁静与淡雅;而“世德清阴映绿槐”则表达了家族的美好品质如同树荫般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最后两句“□□仲车教乡里,何时除目下行台”中,“仲车”可能指的是兄弟或朋友之间相互教诲的情景;而“何时除目下行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够亲自出行,实践教诲的期待和渴望。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学习、自然环境和家族美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