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抒情
闺怨
怀旧
悼亡

赏析

这首宋词《杜韦娘》由杜安世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暮春时节的哀愁与思念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词的开篇即以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暮春天气,莺儿燕子忙如织。”春天的生机勃勃并未能带给她快乐,反而更加凸显了她的孤独。接着,“间嫩叶、枝亚青梅小,乍遍水、新萍圆碧”几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女子内心的空虚。“初牡丹谢了,秋千搭起,垂杨暗锁深深陌”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与女子生活的日常,牡丹的凋谢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而秋千的搭建和垂杨的遮蔽则暗示了女子生活的单调与封闭。接下来,“暖风轻,尽日闲把、榆钱乱掷”一句,通过描写女子在暖风中的闲散行为,进一步表现了她内心的无聊与无奈。“恨寂寂。芳容衰减,顿欹玳枕困无力”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身心疲惫,芳容的衰减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内心情感的外化。最后,“为少年、狂荡恩情薄,尚未有、归来消息”点明了女子思念的对象,以及对这段感情的忧虑与期待。“想当初凤侣鸳俦,唤作平生,更不轻离拆”回忆了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倚朱扉,泪眼滴损、红绡数尺”则是女子在思念中的痛苦表现,她倚靠在朱红色的门扉上,泪水模糊了视线,甚至浸湿了身上的红绡衣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暮春时节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杜安世

77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生卒。(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