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怀古
抒情
写景
春景
赞美
山水
情感
思乡
节令

赏析

这首元代汪珍所作的《迓卢疏斋肃政使》诗,描绘了迎接官员卢疏斋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活动的交织,展现了官民之间的和谐与敬意。首句“去年幕府雪晴时”,以去年雪后晴朗的景象为背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怀旧而又充满期待的基调。“诵得齑辛绝妙词”一句,巧妙地将迎接官员的仪式与古代文人吟诵诗歌的传统相结合,通过“齑辛”这一词语,既指代了迎接仪式中的美食,也暗含了对官员才能的赞誉,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官员的尊敬之情。接下来,“溪树迎人寒欲醒,春阳行处本无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溪边树木和春日阳光赋予了情感,它们仿佛在迎接来客,寒意中透露出温暖,春阳则无私地普照大地,象征着官员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轮埋当道豺狼避,月到空山魍魉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官员到来的威严与祥和。道路被车轮压平,野兽畏惧而退,月亮照亮了空山,邪恶之物随之消失,形象地表现了官员的权威和正义感,以及人们对他的敬畏之心。最后,“白发遗民思旧德,相看绣斧重褰帷”两句,表达了老一辈民众对官员过去德行的怀念,以及在官员再次莅临时的喜悦之情。绣斧,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象征着权力与尊严,重提绣斧,意味着官员的再次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唤醒了人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记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官民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官员品德和能力的高度赞扬,体现了元代社会中对于官员形象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汪珍

27首
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