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作
监
栽
竹
徐
直
翁
清
叟
俾
予
书
植
贤
亭
三
大
字
以
诗
见
贻
(
其
三
)
客
梦
时
时
绕
故
山
,
梦
馀
砉
见
玉
孱
颜
。
徐
公
本
自
无
通
介
,
自
是
时
人
醉
眼
斑
。
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传赞
写竹
看花
梦
梦乡
节气
客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魏了翁在欣赏将作监栽种的竹子时,心中萦绕着对故乡山川的思念。"客梦时时绕故山"表达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在异乡,梦境也常常回到那片熟悉的山峦。"梦馀砉见玉孱颜"则通过梦境中的景象,比喻竹子的秀美姿态,仿佛看见了如玉般温润的竹色和清瘦的风貌。接下来,诗人提到徐公,暗示这竹子的种植者徐直翁,他本无刻意追求与世隔绝的高洁,而是因为他的品性如同这竹子一般自然纯粹。"自是时人醉眼斑"暗指徐公的品格在世俗之人看来可能显得与众不同,犹如醉眼中独见的美景,引人注目。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为载体,既赞美了竹子的清雅,又借以表达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魏了翁
1076首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诞第二孙再用韵(其一)
明·严嵩
又传熊梦符新兆,更藉犀钱续旧欢。身事总知堪付子,老年因叹未休官。棠留锦水祥源远,桃熟丹丘福果完。为谢少陵歌抱送,新诗都下尽传看。
白华园作(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阶叶飞难远,依依故树边。朝来含白露,知是泪痕鲜。
题武季远竹木图
元末明初·蓝仁
轻纨剪霜素,妙墨写秋林。脩竹露华润,石崖云气深。凤栖淇水暮,龙化渭川阴。载美武公德,永怀单父琴。
朝日坛
明末清初·吴伟业
晓日曈昽万象铺,六龙衔烛下平芜。石坛爟火燔玄牡,露掌华浆饮渴乌。不夜城传宣夜漏,玉宫朝奉竹宫符。即今东汜西昆处,尽入铜壶倒景殊。
题江村风雨图
元末明初·刘基
日落千山风雨来,野昏林赤鸟飞回。风吹烟雾连天起,雨送雷霆入地回。龙母鲛绡云半湿,巫娥贝阙夜深开。暮寒燕子归华屋,愁绝馀花委碧苔。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清·杨玉衔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空.....
宝尊堂看杏花次从子宜之韵
明·李流芳
愁病经春未有涯,除非对酒并看花。疏枝乍见含烟吐,独树偏怜傍屋斜。不共梅妆矜似雪,已分桃晕欲成霞。婆娑古干南村下,尚拟新晴过陆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