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杨
尚
书
知
泸
州
断
雁
怀
归
芦
叶
秋
,
离
鸾
感
照
菱
花
羞
。
五
更
呼
儿
拭
残
泪
,
淹
速
有
命
吾
归
休
。
殿
头
三
拜
疏
,
去
意
浩
莫
收
。
内
前
宣
辞
赐
颜
色
,
外
间
祖
帐
如
云
稠
。
往
年
长
安
道
,
笑
谈
取
公
侯
。
白
璧
抵
山
车
断
流
,
黄
金
牣
屋
花
满
楼
。
万
钉
围
腰
笏
头
带
,
廷
绅
啧
啧
悬
两
眸
。
吁
嗟
此
何
物
,
白
尽
人
间
头
。
二
十
年
重
来
,
见
此
勇
退
杨
泸
州
。
平
生
志
气
未
肯
倾
,
卷
怀
归
洗
岷
峨
愁
。
我
往
送
之
门
,
感
事
增
百
忧
。
匆
匆
别
公
上
车
去
,
怕
鬼
见
笑
君
奚
留
。
送别
情感
励志
秋景
地方赞颂
山水
忧国情怀
感慨离愁
赞颂长官
赏析
这首宋诗《送杨尚书知泸州》是魏了翁所作,以秋天的芦叶和离别的鸾鸟为背景,描绘了杨尚书即将远赴泸州任职时的情景。诗人通过“断雁怀归”、“离鸾感照”等意象,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五更时分,杨尚书唤儿擦拭眼泪,显示出他的无奈与决心,他已经认识到仕途命运难测,决定顺应天命,结束官场生涯。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尚书在朝廷上的告别仪式,既有皇帝的恩赐和群臣的送行,昔日长安的繁华与今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回忆起杨尚书当年的显赫地位,而今却选择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这让人感叹世事无常。最后,诗人亲自送别,心中充满感慨,担心杨尚书的离去会引起他人非议。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寓含了对人生浮沉的哲理思考。
魏了翁
1076首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您喜欢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小步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随径三五折,疏林重复重。花幽消艳态,地僻敛寒容。流水竹间寺,夕阳江上峰。若逢真隐者,蜡屐许相从。
送江子宜赴京二首(其二)
明·陶安
金水河环万岁山,客中随友看朝班。风雷变化鱼龙海,日月东西虎豹关。石炭晨炊仓米老,土床寒酌瓮醪悭。慈亲应有门闾望,捧得天书及早还。
再会用宋人韵一首
明·陈达
四十辞荣誇若水,百年高致又逢君。旗亭此日攀新柳,尊酒他时忆暮云。眼底风波应自笑,胸中丘壑许谁分。陶然和就归来赋,赢得清名到处闻。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唐·杜牧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采.....
送友人下第东游
唐·司马扎
出门皆有托,君去独何亲。阙下新交少,天涯旧业贫。烟寒岳树暝,雪后岭梅春。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诜。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宋·姚镛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送崔九过丹阳却上荆门省亲
宋·严羽
江国归心一雁牵,河楼分手数杯传。千崖万壑秋声里,匹马孤帆落照边。牛渚寒波翻极浦,荆门晚树合遥天。他时莫枉瑶华问,南北相思各渺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