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城
子
(
其
一
)
约
刘
左
史
光
祖
谢
会
再
和
如
公
何
地
不
阳
春
。
往
来
频
。
醉
倾
银
。
闻
道
河
阳
,
童
稚
正
欢
迎
。
移
向
德
威
堂
上
著
,
疑
潞
国
,
是
前
身
。
行
人
还
又
送
行
人
。
夜
无
尘
。
对
丰
神
。
自
古
心
知
,
别
语
转
情
真
。
须
信
人
生
归
去
好
,
三
径
旧
,
四
时
新
。
写景抒情
友情送别
赞颂行止
秋节之词
季节交替
咏历史典故
赏析
这首宋词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左史光祖的深深敬仰与不舍之情。"如公何地不阳春"赞美刘光祖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温暖和活力,如同春天一般。"往来频"描绘了他们频繁的交往,显示出深厚的友情。"醉倾银"形象地写出聚会时的畅饮欢愉,而"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则暗示刘光祖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连孩子们也期待他的到来。"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进一步赞扬刘光祖的品德威望,甚至让他仿佛回到了古代贤人潞国之地。下片转入离别场景,"行人还又送行人"表达了送别的常态,"夜无尘,对丰神"描绘出月夜下与友人相对的美好时刻。"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真挚情感,别离的话语更加触动人心。最后,诗人以"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劝慰友人,相信人生的归宿总是美好的,即使离开,新的环境也会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魏了翁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魏了翁
1076首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