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寒
用
陈
白
云
韵
水
薄
疑
将
解
,
坐
来
清
复
凄
。
柳
黄
花
不
笑
,
山
绿
鸟
无
啼
。
去
絮
惊
生
栗
,
当
窗
怯
欲
迷
。
暖
时
饶
冷
意
,
旸
谷
似
移
西
。
写景
写水
咏物
柳树
山
田园
春意
情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寒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水薄疑将解”,以水的薄冰喻示春寒的轻柔,仿佛冰层即将融化,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即将到来。接着,“坐来清复凄”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清冷之景时的感伤情绪,清冷之中带着一丝哀愁。“柳黄花不笑,山绿鸟无啼”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树和山以情感,柳树虽已泛黄,却无法绽放笑容;山色虽绿,但鸟儿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欢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去絮惊生栗,当窗怯欲迷”中,“去絮”指的是飘落的柳絮,它们在空中飘舞,让诗人感到一阵阵寒意,仿佛被寒冷所惊吓。“当窗怯欲迷”则描绘了诗人站在窗前,面对这春寒料峭的景象,内心充满了迷茫与不安。最后,“暖时饶冷意,旸谷似移西”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暖季与寒冷的感受,表达了对当前季节的复杂心情。即使是在温暖的时候,心中仍存有寒冷之意;而太阳似乎也偏离了正轨,暗示着时间的错乱与内心的彷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寒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敏感与深刻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绪。
猜您喜欢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汉江岸二首(其一)
宋·陈造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其二)
宋·范镇
濯锦江深惠泽流,西人都未究踪由。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
课儿联(其四十一)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柳眼窥春早;松髯拂水长。
北行杂咏(其三)
清·六十七
傀儡堆云连碧落,崦嵫衔日带寒烟。微闻香气来糖廍,屡见青葱度蔗田。翠竹丛中村犬吠,白沙池上水牛眠。三年海国巡民社,可是皇仁已遍宣。
次韵段文郁
元·胡长孺
转雷飞瀑护遗坛,著足危岑向碧烟。木末鸡啼藤矫矫,稻间牛过水田田。瑶池浪记三千实,玉井空传十丈莲。少室幽栖良不恶,黄尘山下欲弥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