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边塞
忧民
写人
赞美
场景

赏析

此诗《长安辱太常卿沈芳杨先生招饮赋谢》由明代诗人陈应元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沈芳杨先生邀请宴饮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其深沉的政治见解与人文关怀。首联“天下安危系重身,潇然远韵脱风尘”描绘了沈芳杨先生作为国家重臣,其言行举止超凡脱俗,远离世俗纷扰,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政治智慧。颔联“一夔足矣需调鼎,两袖清哉任积薪”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沈芳杨先生才能的赞誉。一夔调鼎比喻其能独当一面,治理国家;两袖清风则形容其廉洁无私,为官清正。颈联“座上倾尊堪拟北,都中下榻愧非陈”描述了宴会的盛况以及自己内心的谦逊。倾樽拟北,意指在座宾客畅饮,气氛热烈;都中下榻愧非陈,则表达自己虽有幸参与盛宴,但相比之下,仍感惭愧不足。尾联“深谈不涉寒暄语,半是忧边半虑民”点明了宴会谈话的主题。深谈之间,不涉及日常寒暄,而是聚焦于边疆安全与民生疾苦,体现了沈芳杨先生及与会者对国家与人民深切的责任感和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沈芳杨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