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洪
月
樵
秀
才
送
悦
秋
归
唐
诗
有
感
,
次
和
四
首
(
其
一
)
变
徵
移
宫
又
几
秋
,
南
冠
相
遇
总
含
愁
。
客
星
严
濑
光
长
在
,
梦
境
槐
安
去
不
留
。
笛
里
关
山
经
黑
劫
,
酒
边
风
月
豁
青
眸
。
故
都
乔
木
犹
无
恙
,
乞
食
吴
门
感
旧
游
。
写景抒情
怀古思乡
季节情感
抒情
秋节怀旧
客地感怀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首句“变徵移宫又几秋”借用音乐术语,暗示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多个秋天。"变徵"与"移宫"皆为古代音乐调式,这里象征着季节更替和人生的流转。"南冠相遇总含愁"中的"南冠"原指囚徒的帽子,这里借指被贬或流放之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共同愁绪。"客星严濑光长在,梦境槐安去不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将友人比作客星,即使严濑(可能指友人所在地的山水)的光芒依旧,但梦境中的宁静和平稳已无法挽留友人的离去。"笛里关山经黑劫,酒边风月豁青眸"通过笛声和酒意,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在分别前的共饮场景,黑劫暗指艰难困苦,而风月则寄托了他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故都乔木犹无恙,乞食吴门感旧游"以"故都乔木"象征故乡和往昔,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乞食吴门"则寓含了友人漂泊他乡的艰辛,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旧日友情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离别之痛,又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林朝崧
870首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您喜欢
秋夜登千峰榭待晓
宋·陆游
万里秋风夜艾时,剡川孤客不胜悲。读书眼暗定谁许,忧国涕零空自知。欲坠高梧先策策,渐低北斗正离离。倚阑不觉鸡号晓,剪烛题诗寄所思。
所思
宋·冯去非
雁自飞飞水自流,西风不寄小银钩。斜阳何处横孤簟,十二阑干一样愁。
登山亭
宋·文同
登临平楚外,徙倚夕阳间。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休洗红二首(其二)
魏晋·无名氏
休洗红。洗我红在水。新红裁作衣。旧红番作里。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宋·吴则礼
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
秋日杂诗二十首(其八)
清·孙元衡
眼底天民在,熙熙共往来。忘年惊发变,改岁待花开。即鹿群看箭,安家密咒灰。唱歌争款客,唤取女郎回。
自次前韵酬马奥诸丈见和(其二)
宋·舒岳祥
久别形容改,相逢涕泪收。少陵歌里哭,元亮饮中忧。岩瀑和冰下,溪楂避石流。故园春早动,归计莫悠悠。
晚宿尹村见新月
明·凌义渠
忆向长安别,还随此地亲。光从今日始,影若与年新。乍觉因春妩,非关对客颦。一般愁寂意,留伴未归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