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艺术
人画工
模写
造物
爱情和才艺
禅意哲理
山水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深具哲理与艺术追求的佳作。开篇即提出“世间有真画,诗人干其初”和“世间有真诗,画工掇其馀”,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真谛的独到见解,即真正的艺术创造不仅限于某一领域,而是跨越了诗与画的边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融会贯通的艺术境界。接着,“飞潜与动植,模写极太虚”则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生灵之美,以及艺术家捕捉这些美的能力。这里“飞潜”指的是天上的云雾与水中的鱼类,这些都是常见于诗画中表现对象;而“动植”则是指动植物,代表了万物的生命力;“模写极太虚”则是在说艺术家们致力于捕捉这些生灵之美,将其呈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造物恶泄机,艺成不可居”表达了一种对于创作过程中的神秘与偶然性的赞叹。这里“造物”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力,而“恶泄机”则是在说这种力量是不愿意被人揭示其奥秘的;而“艺成不可居”则是说一旦艺术作品完成,就不再属于个人所有,因为它已然超越了个体,成为了一种普世价值。然后,“争如俗子通身俗,到处堆钱助痴福”批判了那些只追求物质利益和表面的成功,而忽视了真正艺术精神的人。这里“俗子”指的是那些没有深度、只追求浅显功名的普通人;而“到处堆钱助痴福”则是在讽刺他们通过金钱来换取所谓的幸福与好运。接下来的“断无神鬼泣篇章,岂识山川藏卷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批判。这里“断无神鬼泣篇章”是在说那些庸俗之人并不能理解真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而“岂识山川藏卷轴”则是在问他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自然山川中所隐藏的真理,以及书卷轴中的深邃智慧。最后,“我因耽诗鬓如丝,尔缘耽画病欲羸。投笔急须将绢裂,真画真诗未尝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坚持。这里“我因耽诗鬓如丝”是在说诗人的头发因为专注于诗歌而变得花白;“尔缘耽画病欲羸”则是说画家因为投入于绘画而身体虚弱;“投笔急须将绢裂”则是在形容创作时的迫切与激情,而“真画真诗未尝灭”则是在表达真正的艺术作品永恒不朽。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强调了艺术的超越性、神秘性以及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张镃

1136首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