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边塞
写景
战争
冬日
离别

译文

雨雪阻隔了榆溪,我随军远征度过陇西。
绕着军阵可见狐狸的踪迹,在山边能看见马蹄留下的印记。
天气寒冷使旗帜的颜色变得暗淡,大地昏暗鼓声也显得低沉。
无尽的愁云缓缓升起,茫茫然中离别的道路一片迷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人在严寒天气中行军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中的凄凉与孤独。开篇“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两句,设定了背景:在连绵的雨雪中,一位士兵穿越陇西的崎岖之地,他的心情随着自然环境而愈发沉重。接下来的“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则透露出战争的痕迹。狐迹与马蹄不仅是战场上的常见景象,也反映出军旅生活的艰辛和孤寂感。“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强化了战争氛围。旗帜在严寒中失去了往日的鲜明色彩,鼓声也因大地的沉默而变得低沉,这一切都传达出一种萧瑟与沮丧。最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迷茫。愁云如同士兵的心绪一般弥漫开来,而“苍苍别路迷”则暗示着战争中的分离与迷失,让人读之感到一丝沉痛。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个人的情感困顿。

江总

104首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