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山
栖
霞
寺
山
房
夜
坐
简
徐
祭
酒
周
尚
书
并
同
游
群
彦
诗
澡
身
事
珠
戒
,
非
是
学
金
丹
。
月
磴
时
横
枕
,
云
崖
宿
解
鞍
。
梵
宇
调
心
易
,
禅
庭
数
息
难
。
石
涧
水
流
静
,
山
窗
叶
去
寒
。
君
思
北
阙
驾
,
我
惜
东
都
冠
。
翻
愁
夜
钟
尽
,
同
志
不
盘
桓
。
写景
山水
抒情
友情
冬日
节制
澡身
写山
时间
寺庙
夜坐
译文
洗涤身心远离尘嚣诱惑,这并非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月光下的石阶时常成为休憩的枕头,云雾缭绕的山崖是解下马鞍过夜的地方。
在佛寺中调整心境较为容易,但在禅院中数息冥想却颇为艰难。
山间石涧的水流静谧无声,山窗边落叶带走了秋日的寒意。
您心中挂念着朝堂之上的职责,我则惋惜着即将离弃的京都官帽。
转而担心夜深钟声结束,志同道合的朋友无法再停留相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禅房里夜坐的宁静景象和心境。开篇“澡身事珠戒,非是学金丹”两句,表明诗人并不追求外在的修炼与功名,而是通过洗净身体、整理珠玉饰物来达到内心的清洁和平静。接着,“月磴时横枕,云崖宿解鞍”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月光如同石头般坚实,夜晚在山中就寝,连马具都可以解下,不必担心。“梵宇调心易,禅庭数息难”一段,通过对比佛教梵宇中的内心调适容易与禅修中的呼吸计数困难,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之道的理解和体悟。“石涧水流静,山窗叶去寒”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深山清泉、落叶凋零的冬日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季节更迭。随后,“君思北阙驾,我惜东都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对往昔荣耀的留恋。北阙可能指的是长安城的北门,而东都则是指代指当时的都城洛阳。最后,“翻愁夜钟尽,同志不盘桓”一段,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友人的思念无法释怀,即使钟声已歇,也不愿意盘旋于世俗纷争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
江总
104首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迢遰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山行
清·释敬安
松风始微动,山鸟犹未鸣。有客资神往,高咏发幽情。荒涂莽荆榛,樵牧亦罕经。灵源穷欲尽,忽闻鸡犬声。道人欢客至,伫立候柴扃。设食罗野疏,志意殊真诚。暧暧阳已微,皎皎月孤明。心.....
阌乡寓居十首·山僧
唐·吴融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唐·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