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上
皇
老
君
哀
歌
七
首
(
其
三
)
吾
哀
时
世
人
,
不
信
于
神
明
。
先
人
与
种
福
,
子
孙
履
上
行
。
衣
厚
饭
得
饱
,
灾
考
不
到
门
。
口
气
头
嘘
天
,
自
谓
常
终
日
。
看
师
真
辽
然
,
得
病
叩
头
请
。
外
恭
心
不
敬
,
神
明
以
知
人
。
三
魂
系
地
狱
,
七
魄
悬
著
天
。
三
魂
消
散
澌
,
五
神
不
安
宁
。
伺
命
来
执
宰
,
丞
相
踏
地
瞋
。
左
神
不
削
死
,
右
神
不
著
生
。
生
神
不
卫
护
,
煞
神
来
入
身
。
或
患
腰
背
痛
,
或
患
头
目
疼
。
百
脉
不
复
流
,
奋
忽
入
黄
泉
。
天
门
地
户
闭
,
一
去
不
复
还
。
悼亡
哲理
抒情
写神明
写病痛
写生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世间人的悲哀,他们不相信神明的存在。诗中通过对比先人积德与后代享受福祉,以及人们对神明态度的转变,展现了道德与信仰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在生病时向神灵祈求的情景,但强调了内心的恭敬与否才是关键,神明能感知人心。随后,诗篇转向对死后世界的描绘,指出三魂七魄的命运,以及神灵对生死的掌控。最后,通过描述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诗以哀伤的笔触,探讨了信仰、道德与生死之间的深刻联系。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张节妇(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金垆爇沉水,一气绪双霞。死作经天月,生为向日花。兔丝虽已断,鸾镜庶无瑕。持此酬君子,床空莫怨嗟。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倭犯钟司徒墓雷震遁去
明·林士元
既归三尺乐斯堂,况有金函玉匣藏。谁谓盖棺占定事,犹遗赫怒庇重冈。丹忱贯石茔俱古,赤电明心山亦苍。千载智愚都幻化,到来贤哲自洋洋。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天地赌一掷,未能望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