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地点
田园
秋节
写山
情感
思乡
赞美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生活的意境。开篇“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表明主人公居住的地方偏僻,不常有客人到来,白天时大门经常关闭,显得异常宁静。接着,“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幽雅与安逸。深房指的是房间的深处,纸瓦明可能是指窗上糊着的白纸透出柔和的光线,而宴坐即悠闲地坐在蒲团(一种用于打坐冥想的圆形垫子)上,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则描写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花瓣飘落却没有被清扫,小径上的草木郁郁葱葱也没有打理,这种放任的状态反映出主人公对自然界的顺其自然态度,以及他对物质劳动的疏离。最后,“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疲惫,以及对远离喧嚣都市和繁忙朝廷生活的向往。林泉即山林与溪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丽景色,而“倦出游”则显示了诗人不再热衷于此类活动;“况乃市朝远”则是对比,城市和朝廷代表着世俗与官场的喧嚣与繁忙,而这些都离诗人所处的懒庵很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所环境、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和个人自由的意愿。

刘子翚

673首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