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瑶
京
族
弟
「
书
感
」
元
韵
登
高
宋
玉
独
悲
秋
,
世
事
徒
烦
作
杞
忧
!
自
昔
安
危
频
北
望
,
于
今
治
乱
付
东
流
!
问
天
屈
子
难
埋
恨
,
斫
地
王
郎
且
寄
愁
。
争
奈
姓
名
收
不
得
,
近
来
无
计
避
公
侯
!
怀古
抒情
哲理
秋天
秋节
悲情
感伤
抒怀
表达自我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松所作的《步瑶京族弟「书感」元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登高宋玉独悲秋”,借宋玉登高而悲秋的情景,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忧虑。次句“世事徒烦作杞忧”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认为自己的担忧如同杞人忧天般无济于事。“自昔安危频北望”暗指历史上的战乱与变迁,诗人长久地关注北方的局势,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于今治乱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了时局动荡,治理无方,仿佛历史的洪流无法阻挡。“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两句引用屈原和王昌龄的典故,屈子的冤屈难以洗雪,王郎的愁绪只能寄托于大地,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平。最后两句“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姓名虽微,却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无法避开权贵的纷扰,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典故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秋浦歌十七首(其四)
唐·李白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题方仙翁点易图
宋·陆宗亮
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十月十七日大风约客登虎渡亭观浪人言今日下水风不可往也戏作此篇
宋·周紫芝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