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
怀古
抒情
写景
秋节
登临
怀乡
佳句
古迹
写水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登齐山翠微亭》描绘了诗人春天登高怀旧、感伤离别的场景。首联“伤春惜别总关心,愁对莺花思不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和离别之人的深深忧虑,面对莺歌花飞的美景,愁绪油然而生,难以抑制。颔联“外地逢人偏感慨,他乡吊古强登临”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身处异乡,遇见他人时倍感感慨,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他选择游览古迹,登临翠微亭。这里的“强登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勉强与无奈。颈联“天连秋浦帆樯远,日射晴波岛屿深”通过描绘远处的帆樯和晴空下的深邃水面,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强化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尾联“犹有翠微遗趾在,樊川佳句重南金”以“翠微遗趾”象征着齐山的遗迹,以及“樊川佳句”暗指杜甫的诗句,表达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文学经典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故土文化的深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别、故乡和历史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昌祺

755首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