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沈
太
守
之
云
南
滇
阳
南
望
迥
,
五
马
引
双
旌
。
鸟
道
云
边
断
,
猿
声
月
下
清
。
黔
江
通
远
海
,
僰
树
拥
孤
城
。
已
是
诸
侯
贵
,
毋
论
万
里
行
。
送别
写景
边塞
地点
云南
抒情
赞美
城市
云南
离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沈太守之云南》描绘了滇阳南望的壮丽景色和对友人沈太守出使远方的深情寄寓。首联“滇阳南望迥,五马引双旌”以开阔的视角展现沈太守出行的威仪,五匹骏马拉着双旌,显得气派非凡。颔联“鸟道云边断,猿声月下清”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清冷的月夜,暗示了沈太守此行的艰难与孤独,但同时也寓含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颈联“黔江通远海,僰树拥孤城”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地理风貌,黔江蜿蜒通向遥远的大海,僰树环绕的孤城则显现出沈太守目的地的偏远和城市的孤独感。尾联“已是诸侯贵,毋论万里行”表达了对沈太守地位的肯定,即使贵为诸侯,此行的艰辛仍不可忽视,暗含了对友人勇气和决心的敬佩,以及对万里行程的深深祝愿。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画面感。
李昌祺
755首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