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一
日
登
泰
山
岱
宗
秋
日
气
高
寒
,
绝
顶
西
风
自
整
冠
。
岩
畔
进
香
何
处
客
,
山
巅
封
禅
几
时
坛
。
眼
空
寰
海
三
千
界
,
路
入
青
冥
十
八
盘
。
薄
暮
故
人
劳
载
酒
,
翠
微
银
烛
整
馀
欢
。
写景
地点
泰山
秋天
抒情
赞美
名胜
泰山
怀古
送别
赏析
这首明代陈圭的《九月一日登泰山》以壮丽的泰山为背景,描绘了秋日登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首联“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开篇即点出泰山之名,秋日登山,寒气逼人,西风凛冽,仿佛在为登山者整理衣冠,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阔的氛围。颔联“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转而描写登山途中所见,岩畔有人进香,山巅有祭天之坛,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泰山作为古代帝王封禅之地的历史地位。颈联“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进一步展现泰山的雄伟与深远,登山者的眼中仿佛包容了整个世界,道路蜿蜒曲折,直入云霄,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超越的精神。尾联“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描绘了傍晚时分,老友相聚,以酒相待,烛光映照下,一片温馨和谐的场景,与前文的壮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以及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陈圭
40首
洪武初从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累迁都督佥事。从燕王出塞为前锋,进副千户。从起兵,佐世子留守北平。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永乐时督建北京宫殿。成祖北征,辅赵王留守北京。谥忠襄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