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萼
红
·
湘
夫
人
祠
认
君
山
。
画
屏
风
小
障
,
祠
宇
碧
阴
寒
。
蕙
冷
绡
帷
,
椒
荒
宝
殿
,
香
影
浓
护
仙
班
。
更
容
与
湖
波
无
际
,
但
传
闻
、
环
佩
下
珊
珊
。
一
片
灵
旗
,
遥
空
月
下
,
鸾
鹤
宵
还
。
休
把
九
歌
低
唱
,
奈
荃
桡
曾
系
,
仍
隔
虚
坛
。
瑟
怨
声
希
,
峰
横
黛
浅
。
春
色
疑
有
无
间
。
便
回
望
、
苍
梧
云
黯
,
恨
当
年
、
龙
去
未
能
攀
。
留
得
阑
干
泪
痕
,
竹
上
斑
斑
。
写景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春天
湘水
湖景
祠堂祭祀
人物形象
赏析
这首《一萼红·湘夫人祠》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湘夫人祠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哀婉的情感。开篇“认君山”,点明地点,君山即洞庭湖中的名山,为湘夫人传说中的居所。接下来“画屏风小障,祠宇碧阴寒”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祠宇的环境,碧绿的阴影中透着一丝寒意,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蕙冷绡帷,椒荒宝殿,香影浓护仙班”三句,通过蕙草、椒树等自然元素,以及绡帷、宝殿等象征物,进一步渲染了祠宇的神秘与庄严,同时暗示了湘夫人的仙气与超凡脱俗。“更容与湖波无际,但传闻、环佩下珊珊”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湖面,湖波无垠,仿佛能听到湘夫人环佩轻响的声音,增添了几分梦幻与遥远之感。“一片灵旗,遥空月下,鸾鹤宵还”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灵旗飘扬、鸾鹤飞翔的画面,既展现了湘夫人的灵性与超凡,也寄托了诗人对她的怀念与敬仰之情。“休把九歌低唱,奈荃桡曾系,仍隔虚坛”四句,借用了楚辞中的“九歌”和“荃桡”等典故,表达了对湘夫人及其传说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无奈。“瑟怨声希,峰横黛浅。春色疑有无间”几句,通过瑟声的稀疏、山峰的横卧、春色的若有若无,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最后,“便回望、苍梧云黯,恨当年、龙去未能攀。留得阑干泪痕,竹上斑斑”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湘夫人的怀念与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深深惋惜之情。整首词通过对湘夫人祠及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湘夫人传说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