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湿
廿
怀古
写景
写水
情愁
思念
秋天
自然物语

赏析

这首《贺新凉》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江南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繁华消逝的感慨。"憔悴江南客"开篇,描绘了一位客居江南、面容憔悴的人,他追寻六朝的繁华遗迹,却只见孤城斜照下的半壁青山,暗示了昔日荣光已成过往。"听打岸寒潮正急",借寒潮之声渲染出一种苍凉氛围,龙虎消残,莺燕老去,连英雄儿女的事迹也成了历史的尘埃。接下来的"聊付与,隔江笛",通过笛声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寂寞的情绪,将怀旧之情寄托在笛声中。"桃花暗抱脂痕泣",运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仿佛含泪,反映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进一步强调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廿四桥边眉样月",借月光下琼娘的形象,表达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更不管玉箫声寂",玉箫声的消逝象征着往日欢歌笑语的消散,"流尽旧家帘幕影"则表达了对旧时繁华景象的追忆和失落。最后,词人乘画舫至秦淮河畔,"摇画舫,到烟夕",以景结情,留下无限的遗憾和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