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节气的写景
抒情
离别
山水的写景
秋天的写景
小寒日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身处楚尾吴头之地,夜晚乘船独泊时的景象。"篷影如云暝未收"形象地写出夜色深沉,船篷投下的阴影如同乌云般浓厚。词中雁鸥共栖于水边洲渚,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休休"两字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接下来,诗人转向饮酒自宽的情境,"沽酒向津楼",在渡口的楼阁买酒消愁,借以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和心中的忧虑。然而,"隔岸风灯乱醉眸"一句,通过远处江边闪烁的风灯,勾起了诗人更深的思乡之情和愁绪。最后,词人感叹"客里小寒春又近,堪愁",小寒时节的到来,让他意识到春天虽近,但身在异乡的自己仍无法摆脱离愁。"一派江声尚送秋"以江水声声,仿佛还在诉说着秋天的离别之感,增添了词作的凄凉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愁于景,展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易顺鼎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