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同
人
邀
游
龙
门
寺
用
少
陵
蓝
田
崔
氏
庄
韵
(
其
一
)
不
为
登
临
放
眼
宽
,
偶
逢
时
序
强
为
欢
。
八
年
几
度
依
游
屐
,
九
日
重
来
感
素
冠
。
已
是
悲
秋
吟
晚
节
,
况
因
久
病
怯
轻
寒
。
郁
葱
果
叶
佳
城
卜
,
更
踏
云
岑
著
意
看
。
秋节
抒情
写景
怀古
节气
咏物
佳节
病中感怀
感怀时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不为登临放眼宽”,透露出诗人并非为了欣赏美景而登山临水,而是出于偶然和时序的自然流转,才勉强为之感到欢愉。接着,“八年几度依游屐,九日重来感素冠”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特定节日的重访,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已是悲秋吟晚节,况因久病怯轻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仅在秋天这个季节感到了生命的衰败,还因为长期患病而对轻微的寒冷也感到畏惧,暗示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最后,“郁葱果叶佳城卜,更踏云岑著意看”两句,诗人似乎在思考生死问题,通过对郁葱果叶的观察和对高处云岑的有意凝视,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