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独醒
醉倒
历史或传说

赏析

这首诗《谩书为醉者》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通过酒桌上的场景,描绘了人生的种种况味。首句“餔糟同啜醨”,借用古代饮酒习俗,以“餔糟”(吃酒糟)和“啜醨”(喝薄酒)比喻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选择和境遇。无论是品味醇厚的佳酿,还是享受淡雅的薄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追求。接着,“醉倒横路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在追求满足时可能会迷失方向,甚至跌入困境的情景。这里的“横路”可以理解为人生道路上的岔路或困难,暗示了人在追求满足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谁是独醒者,听唱铜鞮歌”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众人皆醉的环境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个能够保持清醒、独立思考的人?“铜鞮歌”出自《楚辞》,原指楚国的民间歌曲,这里借指某种特定的文化或思想。这句话表达了对独立思考、坚守自我价值的呼唤,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社会普遍风气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酒桌上的场景,探讨了人生的选择、追求与迷失,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庞嵩

679首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猜您喜欢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五)
宋·周端臣
春娇残醉睡初回,索酒扶头强起来。金斗压灰熏笃耨,玉瓶?水养徘徊。
九月八日夜大风雨寄王定国
宋·秦观
长年身外事都捐,节物惊心一怅然。正是山川秋入梦,可堪风雨夜连天。桐梢摵摵增悽断,灯烬飞飞落小圆。湔洗此情须痛饮,明朝试就酒中仙。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宋·杨万里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九)
清·董元恺
湖上酒,日带杖头钱。竹叶杯浮桃叶伎,梨花春酿杏花天。一醉酒家眠。停觞处,珍重客中餐。底事沉吟又如笑,几回温却又重寒。愁绪忽漫漫。
曲江二首(其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唐·白居易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孤鸾·夜泊江干,赋得梦回时酒醉后思量着
明末清初·董以宁
醉乡堪徙。正李白为侯,刘伶为帝。乞得酒泉,我欲移家去矣。道遇卢生相揖,又拉入、邯郸枕里。谓我愁城三匝,到此堪回避。忽移时画角驱蝴蝶。更欲度醉乡,大江阑止。猛看江头月,映澈.....
招黄慎之东林宴集
元末明初·蓝智
松门石径扫苍苔,休日题书报客来。对雨特迂高士驾,看山先具野人杯。黄花酒熟从教醉,白发诗成不用催。人事寂寥同调少,百年今日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