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怀古思乡
友情
山水
抱物抒情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远而略带寂寥的江边景象。诗人以“江天渺茫茫”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自然画卷中,江水与天空相连,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紧接着,“知音在何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落指不成声,抱琴且归去”则是对诗人行为的描述,他似乎在尝试弹奏琴曲,但最终未能发出声音,或许是因为内心的波动过于强烈,无法通过音乐传达出来。于是,他选择放下琴,离开这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地方,回归平静。这一行为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自然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寻找知音过程中的孤独与自我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庞嵩

679首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猜您喜欢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观蜀鹃啼剧有感(其二)
明末清初·吴伟业
江关萧瑟片帆留,策马俄成万里游。失计未能全爱子,端居何用觅封侯。云山已断中宵梦,弦管犹开旧日楼。二月东风吹水调,鹡鸰原上使人愁。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三首(其三)
宋·沈遘
粉面娇环红绣裙,主翁独遣劝佳宾。它时金谷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留别刘南洲(其二)
明·解缙
待我悬车返故山,相从吹笛月明间。鹭江螺浦寻渔伴,便胜神仙共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