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悟
斋
为
徐
牛
山
次
白
沙
韵
拨
尽
浮
云
即
太
清
,
杳
无
声
臭
更
何
听
。
洗
心
斋
戒
惟
周
易
,
玩
意
危
微
自
壁
经
。
逐
外
万
般
俱
幻
妄
,
静
中
孤
窍
出
虚
灵
。
太
阳
洞
揭
中
天
照
,
顿
失
萤
光
与
众
星
。
哲理
读书
惜时
写山
山水
抒情
赏析
这首诗《独悟斋为徐牛山次白沙韵》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展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与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拨尽浮云即太清”,以“拨尽浮云”象征去除心灵的杂念与尘埃,达到一种纯净无染的状态,如同天空一般清明。接着“杳无声臭更何听”进一步强调在这样的境界中,一切世俗的纷扰与杂音都已消失,心灵得以宁静,不再受外界干扰。“洗心斋戒惟周易”表明诗人通过修炼内心,遵循《周易》的智慧来净化心灵,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指导。而“玩意危微自壁经”则暗示了在静思冥想中,通过对《老子道德经》等道家经典的学习与体悟,理解宇宙的微妙之道,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逐外万般俱幻妄”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在世界种种现象的超越,认为它们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内在的真我才是永恒不变的。最后,“静中孤窍出虚灵”描绘了在寂静之中,心灵深处的真我得以显现,释放出一种超脱的灵性。“太阳洞揭中天照,顿失萤光与众星”以太阳穿透云层照亮大地,比喻真理的光芒驱散了心灵的阴霾,使得万物得以清晰可见。同时,也暗喻了诗人通过深入的思考与修行,达到了洞察宇宙真理的高度,使那些看似明亮的外在事物(如萤火虫的光芒)显得黯淡无光,凸显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伟大与光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心灵净化以及宇宙真理的追求与领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特视角与深刻见解。
庞嵩
679首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